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 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人民网 原创稿 2021-11-11 09:18:07

人民网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了视频演讲。易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电子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去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长近25%,目前普及率已达86%,在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有力支持了抗疫工作。但当前,电子支付工具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可能存在市场分割、隐私泄露等风险。央行数字货币(CBDC)使得央行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为公众提供可信、安全的支付手段,在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时维护支付体系稳定。”易纲说。

易纲介绍,目前,11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上开展了CBDC相关工作。对中国而言,研发数字人民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要,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货币和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易纲表示,人民银行从2014年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在2016年搭建了中国第一代央行数字货币原型,同时提出M0定位、双层运营体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2017年起,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目前包括十个城市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部分城市还推出了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低碳红包等使用场景。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白皮书。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下一步,将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一是参考现金和银行账户管理思路,建立适合数字人民币的管理模式;二是继续提升结算效率、隐私保护、防伪等功能;三是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间的交互,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四是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提升数字人民币普惠性和可得性。”易纲说。

谈及下一步的计划,易纲强调,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应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也就是说老百姓需要兑换多少,我们就发行多少。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差异大,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决定了在可预见的将来,现金仍将长期存在。只要存在对现金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不会停止现金供应或以行政命令对其进行替换。

摩洛哥南部地震致至少296人遇难 血液中心呼吁民众积极献血

2023-09-09

被蜱虫咬属于意外险吗?赔偿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3-09-09

2023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举行

2023-09-09

筹集5693套保租房 开建4267套棚改房 宜昌5000余“新市民”圆了“安居梦”

2023-09-09

富士X100V迭代款将更新 配备新镜头

2023-09-09

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沪苏水域交通组织一体化若干措施发布

2023-09-09

【青视点】剑指“中国休闲体育之城” 莱西打算这么干

2023-09-08

长城汽车魏建军转型中很擅长做“毫不犹豫”的事

2023-09-08

幻想传说修复弓(幻想传说x)

2023-09-08

祝贺!中国女乒包揽四强!王艺迪逆转伊藤美诚,日本女乒全军覆没

2023-09-08

烧瓷器的失败作品“嘴硬壶”意外成网红 山东买家288元买下 2000元不愿意转让

2023-09-08

“种黄花这条路走对啦!”

2023-09-08

火山引擎ByteHouse上线ELT能力,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维护成本

2023-09-08

iFixit拆毁了三星的新款GalaxyS22和S22Ultra智能手机

2023-09-08

600元可亲吻? 莫把“沉浸式消费”玩成“沉沦式消费”

2023-09-08

今日车轱辘是什么意思饭圈(车轱辘话什么意思)

2023-09-08

公职人员被儿子举报出轨朋友妻子 官方回应:已被停职并立案调查

2023-09-08

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投资

2023-09-08

探索数字化普惠金融新路径

2023-09-08

通辽市奈曼旗300MW风电项目二标段37台风机吊装完成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