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海东市平安区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同时,结合春播备耕、产业振兴、创卫工作,让佳音在平安大地“处处绽放”。
绘好“春耕图”孕育“丰收果”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连日来,平安区平安街道组织各村提前谋划,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工作,助力春耕生产,为建好平安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添砖加瓦。上滩村书记马杰德带着村民们在“非粮化”土地上边宣讲全国两会精神边干劲儿十足地犁土、施肥、撒种、垄土,村民们互相协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播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春播期间,平安区将春耕任务层层落实到村组、田块,重点加强生产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的储备调度,积极对接种子公司、供销联社,全区储备各类农作物种子1056.805万公斤,调运储备各类肥料841吨。目前,化肥、农药和地膜等春播物资已配送至各乡镇(街道)15个销售服务网点,以便种植户就近购买。结合“双减”行动,开展了15万亩(80公斤/亩)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目前已为种植户发放有机肥9598吨。同时,为稳步提升粮食单产能力,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协调区水务局投资600万元整修农田周边水利、路网等基础设施,确保春灌不误农时,保证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布好“施工图”建设“振兴路”
“不负春光争朝夕,扬鞭奋进马蹄疾”。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我们在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平安街道白家村看到,几台装载机正在项目施工现场开始忙碌地作业,建设项目涉及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街道、村两委成员正在召开碰头会,各单位齐头并进加快项目“进度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白家村乡村振兴项目是为释放农耕文化情怀,深挖乡村生活潜力,拓展乡旅产业深度,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把休闲垂钓综合园项目与邻村沈家村‘诗与远方农场’场景化田园综合体项目有机融合,把‘大农业’与‘大旅游’有机融合,倾力打造农事文化体验一条沟,实现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的文旅休闲新地标。”平安区平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志坚介绍道,“乘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东风,沿着全国两会的宏伟蓝图,白家村乡村振兴项目今年将用前期布好的“施工图”,加大项目进度,让乡村振兴加速推进,让我们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富起来。”
走进沈家村温室大棚,小西红柿已悄悄探出了枝头,开心农场的租户们正兴致勃勃地咨询着租赁土地的相关事宜。平安街道沈家村依托富硒资源优势,投资300万元实施以温棚建设、农事文化体验基地、基础设施改造等内容的沈家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去年已开始运行,通过土地租赁进行特色农作物、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等服务业,提高富硒产业发展水平,增加富硒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
织好“创卫图”绣美“山水画”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走进平安街道上庄村,整齐划一的院落村墙、干净整洁的水泥道路、掩映在庭院路边的桃花肆意绽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上庄村的良好人居环境,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志愿者、保洁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全体村民自觉主动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全国两会指出,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平安区结合创卫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层层发动、示范引领,以解决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改善等整治行动,彻底革除农村卫生陋习,努力提升乡村振兴形象和成色,使农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同时,通过“美丽庭院”“绿色家庭”评选,形成家家户户比清洁、比美丽的良好氛围,使群众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达到了全民动员、全员参与。
春日里,随着海东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步伐的加快,平安区各乡镇(街道)、各村和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在党建“红”引领下,一幅绿意掩映、环境优美、乡风文明、产业振兴的画卷正古驿大地徐徐展开。(海东市平安区委宣传部 祝美甲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