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首位视障硕士毕业生董丽娜的毕业演讲视频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视频中董丽娜举止优雅,用温柔自信的声音讲述了她与中传的缘分。董丽娜通过自考本科和不懈的努力考上了中传的研究生,中传招收董丽娜并创办融合教育课堂。学业上的成功和社会对她的接纳、肯定和赞扬,无疑标志着她真正做到了社会融合。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国家出台残疾人配套政策,也需要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全民给予充分的尊重、关心和帮助。国家和社会以及民众需要搭建一条教育、就业、社会环境共同支持的平稳道路,促进残障群体走向社会融合。
国家配套教育政策,让残障群体融合社会的路走得更快。2015年教育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让残疾人能参加高考,平等享受教育权,视力、听力和肢体残疾的学生如果能获得相关的帮助和政策支持,就能接受普通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学校开办融合教育课堂,提供盲文书籍和盲文试卷,完善残障人士使用的滑坡道、盲道等硬件设施,让有能力接受普通教育的残障群体有书读、有学上。未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能看到更多的残障人士进入融合教育的课堂,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
社会提供就业支持,让残障群体融合社会的路走得更宽。董丽娜学习推拿时曾被告知,推拿是视障残疾人唯一的出路。大部分残障群体都能通过专业训练,获得自理能力,能从事简单机械的劳动获取报酬,而不是靠家人养活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家出台了《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政府对招收残疾人员工超过总员工人数1.5%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补贴,社会上更多的良心企业站出来,向残障群体伸出“橄榄枝”,主动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民众营造社会环境,让残障群体融合社会的路走得更稳。营造社会环境从源头上减少、消除阻碍残障人士独立生活、参与社会活动、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障碍、制度障碍和机制障碍等,建设“无障有爱”的社会环境。为残障人士提供硬件设施的目标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公共场所建造盲道、滑坡道等设施,让残障人士敢出门能出门。残障群体不仅需要道路、电梯等硬件设施无障碍,还需要信息无障碍、交流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服务无障碍;不仅需要物理上、生活中具体的无障碍,还需要理念上、规则中无形的无障碍。在学校,教育孩子们主动帮助、照顾残障同学;在社区,为残障人士提供买菜等生活便利,邀请残障人士参加到社区活动中来;在生活的每一处,不断营造尊重、关爱、助力残障群体的良好氛围。
一个国家残障群体融合社会的程度,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让残障群体融入社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吉明霞(宜昌夷陵)
责编:丁楚风